查看原文
其他

日企抗疫启示录:过冬真没那么难

AI财经社 2021-12-2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犀财经 Author 小犀财经作者

撰文 /   沐兰






当疫情来袭,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保障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保障经济。毕竟,人活着就离不开经济为基础,个人如此,国家亦然。而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如何,是由每一家企业的经营状态汇集决定的。所以,探讨疫情考验下的日本企业,就等于是探讨疫情考验下日本的经济。

疫情也好,经济危机也罢,企业面对任何考验时能不能活下去的条件就一个:现金流。有钱,企业就活着,没钱,企业就等于死了。哈姆雷特的经典提问“生存还是死亡”对于人生是一个哲学问题,对于企业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还有多少现金?是的,现金!现金!现金!简单,直接,粗暴,抛弃所有繁琐的财务推算和花哨的概念,看看银行账户的最后一行数字,企业拥有的现金直接决定了企业能不能活,能活多久。

那么,日本企业现金实力如何呢?日本财务规则有一个概念叫“内部留保”,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中不分红也不轻易动用的一部分现金,所以叫“留保”—— 留着保命,这个名字很形象吧!打个通俗的比喻,相当于我们个人敢拿去存定期的最不会动用的现金。

先猜猜日本企业“留着保命”的现金有多少?再来看看日本财务省的官方统计:



从2008年开始,日本企业的现金“留保”就一直明显上升,2012年以后增长势头更加迅猛。截止到2018年度,日本企业存着不动的“留保”现金已经达到了463兆日币,折合约30兆人民币。兆这个单位咱们都不常用,一兆要在1后面带12个0 ,太难计算,折合成美金更容易表达。463兆日币折合约4.43万亿美金。再强调一下,这些钱,都是存在日本企业的现金。

而图片里的统计还去掉了现金储备最充足的银行等金融企业。如果把金融行业加进来,截止2018年度,日本所有企业的“留保”现金储备大概是526兆日币左右,折合约35万亿人民币或5.04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日本2018年的国家GDP是4.9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的现金储备略高于日本一年的国家GDP总额。

假想一下,全日本所有企业和个人都停工一年,一点点GDP都不创造的情况下,只要日本企业把现金储备拿出来,还能实现1.4%的GDP增长。(GDP来自三个领域: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个人消费,因此,日本企业只要把原本留着不动用的现金用来投入生产就是直接创造了GDP)。日本企业的现金储备足以回答“国家还能活多久”的问题了,“疫情下日本企业能活多久”的问题已经太简单了,

因为数字太大,可能会有人质疑 “内部留保”真的都是现金吗?“内部留保”的英文翻译是“retained earnings”,翻成大白话就是“攒下来的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中“内部留保”作为“利润盈余金”计入。“利润盈余金”的计入标准有三条:1,来源是企业的利润——借来的钱和收到的投资都不算;2,存在企业内部——只能老老实实趴在公司账户或存保险柜;3,必须是钱——存在企业内部的来自利润的钱不是现金还能是什么?

非要较真的话,我在前文提到的日本企业5.04万亿美元的“内部留保”要回答“日本企业有多少现金”确实不够精准,这个数字比实际的现金储备要少。日本企业的现金资产除了“企业留保”,还有“注册资本” “利益准备金”和“资本准备金”。“注册资本”好理解,后两个都是日本国家立法强制企业必须储备现金的义务。

“利益准备金”就是企业给股东分红的情况下,分红总额的最少1/10就必须作为“利益准备金”存在公司里。“资本准备金”是公司成立时必须存入的一笔资金(不超过资本金的1/2),这笔钱企业绝不能轻易动用,只有在经营恶化的时候才能用来救命。因为这两个准备金的金额都是随时可能变动的,所以没有准确统计数据,提供一个参考吧,2018年度日本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是140兆日元,折合约1.33万亿美金。

按照惯例,日本商界讨论企业现金实力时,还是优先列举“内部留保”的数据,所以我们也回到“企业留保”的讨论。日本企业为什么能存下这么多现金,是因为日本企业太黑心利润率太高吗?日本财务省发布的全国企业统计报告中,排除金融保险行业,2014-2018年度日本所有其他企业的五年平均税前利润率是5.08%,日本企业的税负有多重呢?法定税率是34.62%,全球第二高。这些赚了5.08%的利润又交了世界第二高税率的日本企业却自觉攒下了4.47亿美金的现金。

我们感慨某企业现金流充裕,就会说“口袋好深”。面对日本企业,口袋已经不足以形容现金储备的深度了,这是在挖洞啊。我突然想到,日本企业的战略是不是也是跟中国学习的:深挖洞,广积粮。


图/视觉中国


深挖洞就不再赘述了,这现金流的储备实力已经足够惊人。广积粮又体现在哪里呢?我对“广”的理解就是大家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日本企业并不是随便“撒币”乱投资,而是基于主营业务的逻辑,大力投入研发尤其是探索性的研发。

2004到2018年的14年间,全球投入研发的资金最多的1000家公司里,日本有160家公司上榜,是占比最高的国家,超过了美国。研发有多重要,来看一家知名日本企业在危机之后成功转型的案例——索尼。“

普通人的印象里,索尼手机不行了,电脑卖不动了,游戏机也烂,公司肯定快倒闭了。实际上,今年1月索尼公司股票创造了2002年以来的新高。2019财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索尼实现销售收入226亿美元,净利润21亿美元。“企业留保”呢?索尼有27.3亿美元的现金!光凭这27.3亿美金,要看到索尼破产恐怕不那么容易。

确实,索尼传统的音乐影视游戏电子产品业务都全面萎缩,这是时代变迁的大势所趋。但是,索尼多年来致力于传感器的开发,传感器相关业务部分的收入同比大涨29%。业内朋友告诉我,索尼的传感器业务已经是世界最强。2017和2018年,索尼一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大概是44亿美金,在日本企业的R&D投入排名里名列第四。

再举一个跟最近的疫情密切有关的例子。日本国内宣布的最有希望的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居然是早就消失在我们视野里的富士胶卷集团生产的。大家都用手机拍照了,富士胶卷就该倒闭了吧。不,富士胶卷投入了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尤其是防晒产品一炮而红。想想也是,胶卷的感光技术转到防晒霜也是挺符合逻辑的。

但是,富士胶卷没有止步于防晒霜的成功,运用自己在图像处理技术上的积累,致力于降低CT扫描等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的辐射量,同时增加对人体器官病变的准确判断。更意想不到的是,平息埃博拉疫情的特效药也来自富士胶卷旗下的日本富山制药公司。再看富士胶卷的财务数据:年研发投入15.6亿美元,“企业留保”是21亿美金的现金。对比一下,曾经和富士胶卷比肩的柯达胶卷,经历出售资产,破产重组后,2018年财务状况依然是严重亏损。

深挖洞,广积粮,是不是只属于日本的大公司?疫情对现金充沛,业务布局又充分的大型企业当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日本的中小企业能应付这一场疫情吗?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日本对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以及各型企业在日本商业社会中的比例关系。

日本官方标准是注册资本规模和雇佣的员工数量。简单概括,零售业,服务业和批发业的中型和小型企业注册资本大约5000万到1亿日币(300-600万人民币),建筑运输制造业的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注册资本上限提高到3亿日币(约1500万人民币)。这其中,雇用人数在5人以下就是小型公司(建筑运输制造业的小型公司是雇佣员工20人以下)

再看看日本大中小型企业在社会经济的比例图:



从左到右的图形分别显示了:企业数量,从业者人数和企业收入。最直观的感受,代表大型企业的绿色部分从最左边的几乎看不到,到右边占据了超过半壁江山。而相应的,代表小型企业的橙色部分则从最左边的压倒性优势变成了最右边的仅仅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日本中小企业加起来的数量占了企业总数的99.7%,贡献了社会70%的工作岗位,日本企业年收入的44%也来自中小企业。日本的大型企业只有1万家,养活了30%的上班族,但日本企业年收入总和的一多半(56%)来自这一万家大型企业。

正如对抗疫情是要把人群划分为健康/轻症/重症人群,再施以不同的保护和治疗政策。对大中小型企业当然也要在经济上给予不同的对策。

就像绝大多数新冠肺炎的轻症患者可以自愈,日本大企业凭借现金储备和业务布局足以自保。我们再回顾一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相关数据和比例。日本大型企业只有1万家,中型企业51万家,差不多是1:5的比例。我们可以做一个合理的推测,大型企业的业务不可能局限于1万家同等规模的企业之中,大部分中型公司的业务收入得益于大型企业。此外,日本中型企业的资本大约有60%来自外部投资,而日本企业间投资的主要来源正是大企业(专业投资机构绝大多数本就是大型企业),所以可以推论日本的中型企业大多来自大型企业有投资。

这意味着日本的大型企业不仅能自保,还能保住有投资或业务来往的中型公司。在应收应付账期上略给一些空间,不少中型公司就足以喘口气了。而日本社会中创造89.7%的收入的大型和中型企业基本安全,日本政府可真的是“如释重负”。

而小型企业就岌岌可危吗?回到“现金留保”这个指标,2018年度,资本金一亿日币以下的中小型企业的现金留保总额有160兆日币(1.53亿美金),也就是说,受疫情直接冲击最大的零售业,服务业和批发业的中小型企业的账户里趴着1.53亿美金,不至于企业马上倒闭,但现金周转会有些吃力。所以,日本政府的援助战略也就很清晰了:解决小型微型企业的现金流周转问题。

日本是小国,小政府,只能“集中力量办小事”。对抗疫情,集中力量确保重症患者的医疗资源,降低死亡率。援助经济,拿出1.6兆日元(折合约1100亿人民币)帮助小微企业资金周转。

战略虽小,要执行的却是一整套非常细致而且不断完善的细则。比如,第一批整理了40个受到疫情负面影响较大的细分行业,又在3月6日紧急追加到了192个细分的行业,应该差不多是把全国各行各业的细小环节都梳理了一遍。资金用途划分很细,比如有专门给旅游观光业的企业给员工全额发工资的政府补贴。为了帮助企业了解使用这套规则,日本全国各地方政府设立了1050个针对小微型企业的援助窗口。

目前看来,日本的社会经济基本一切照旧。除了健身房关门了,其他几乎所有商业业态都照常经营。连“在家办公”都没有推广开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知道的中国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都在家办公了,纯日本公司中基本除了几个巨头型的公司给政府面子开始了在家上班,绝大多数还是尽量维持现状,稍微错开上下班时间或者给员工分组轮流来公司。

日本企业和上班族的坚持上班,导致日本政府又贴了一大笔钱——学校停课后,日本政府要给请假在家照顾孩子的员工发补贴。补贴额差不多是每天的工资,上限是每人每天8330日元(人民币552元)。这个上限基本也是有年幼孩子的年轻上班族的日工资上限了。更细致的一点是,自由职业者/私营业主原本工作时间就很弹性,但政府还是为在家照顾孩子的自由职业/私营业主中的父母提供每天4100日元(人民币272元)的补贴。不过日本政府也挺精明的,3月份日本所有学生本来就有两周的春假,日本学校停课相当于提前两周放假。所以目前政府补贴也是暂定发放到3月15日。潜台词是,原来孩子就要放假两周,这期间政府可就不补贴了。


图/视觉中国


日本政府的这一系列政策正确吗?不知道。因为没有人知道疫情会怎么发展。而所有的策略也在不断调整和细化。指责和批评是最容易的,做决定才是最艰难的。因为政府,企业,甚至我们个人的决定,都是基于无数的未知。

面对未知,现金充足的日本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日本最密切的经济伙伴中国美国韩国通通受疫情影响严重。传统产业的日本企业大多面临原本设立在中国等地的工厂无法如期开工的问题。日本动画都出现了延期播出,因为中国的动画制作公司不能按期交付外包的工作。中国的经济不完全恢复,全球海洋上的货运集装箱都严重不足,即使一家日本企业专门做葡萄牙或者瑞典这种还没有疫情影响的国家的贸易,同样会受到全球物流停滞的打击。还有对日本企业最全面的影响因素——日元汇率波动。

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没有企业可以成为唯一的赢家。即使某家企业短期内出现业绩收入的增长,最终还是会被其他产业或者金融环境而影响。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走进超市拿起一样日常用品,一盒蔬菜肉类时,万里之外一个国家的疫情影响也许会层层传递到那小小价签上的数字。

这场疫情,不仅在医疗健康上,也在经济上成为了全球的考验。

但是,日本企业给出了应对未知的一种方法:为“最坏”作准备,即使不知道最坏有多坏,什么时候会到来。

除了现金储备,日本率先提出了一个战略 “ChinaPlusOne”,意思是“中国加一”,简单来说就是要在中国之外设置至少一个生产基地。可以是东南亚,所以日本是在东南亚投资最多的海外国家。可以是本国,所以日本依靠本国的工厂率先恢复了口罩的供应量。而波及各地的“抢厕纸”危机也在日本最快速度结束了,因为日本的厕纸几乎百分之百是本国制造。

并不是日本看衰中国。相反,正是因为日本觉得中国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依赖中国,所以他们才需要在中国之外“加一”作为保障。这就是一种无时不在的危机意识。也正是这种危机意识,让我们看到日本企业惊人的现金储备。

巨额的现金储备,在危机时自然是最大的屏障,在平时却无异于资源浪费。按照我在美国学到的EMBA教育,公司留着太多现金简直太不聪明了。不仅不应该存太多现金,还应该积极地贷款,吸引投资——借钱花才是最聪明的,用别人的钱帮自己挣钱啊!

仅仅在这一点上,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就是两种极端。然而,这两种极端并不分对错,也没有高下优劣,毕竟每个国家文化经济背景不同,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的战略都只能借鉴,无从套用。非要评价的话,我只能说两种做法的差异本质是追求的目的不同。美国企业追求的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日本企业追求的呢,我觉得就是三个字:活下去。

日本企业就是这么满满求生欲,连日本政府都无能为力啊!其实日本政府都想不通,国家都强制企业留出资本准备金和利益准备金了,为什么企业还要自发地存那么多“企业留保”的现金,拿来投资消费拉动国家GDP不好吗?企业拿出10%的现金来投资,就是GDP百分之十的增长,哪个政府不想要呢。

日本政府提出过,“企业留保”要交税的政策,被称为“北风政策”,结果企业联合抵制,推行不了。政府又提出,“企业留保”如果用于投资可以抵税,称为“阳光政策”,结果日本企业还是联合抵制,推行不了。反正,日本企业就是铁了心要存上足足的现金,大概是深得中国战略思想真传:“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我倒是很喜欢这两个政策的名字:北风,阳光。经济的世界里,永远是北风和阳光交替而来,多少在阳光下灿烂的企业,突然就死在一股北风之下。也正如世间有四季,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其实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但遗憾的是,最容易被忽略却最攸关企业存亡的环节是“冬藏”。这场在春天开始席卷全球的疫情,把世界的经济带入了冬天。要应对这个冬天,和以后一定会再来的冬天,满满求生欲的日本企业更适合在冬天用来学习和借鉴。
 









我们从《财经天下》周刊出发,以新媒体的形式和节奏、

以传统媒体求实的精神,致力于传播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 往期回顾





© THE END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电话/微信联系:13716810069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